Google Music Beta 試玩‘�š20,000首歌的雲端音樂服務
還記得5月月11號Google I/O大會嗎?會中[url=http://www.techbang.com.tw/posts/5795-google-i-o-2011-android-31-music-beta-coming-out?page=2]Google提到將推出自家的音樂服務Google Music[/url],但目前還在Beta階段,[table=98%][tr][td]且限制北美地區才能先申請試用。不過山不轉路轉,北美以外的使用者若想提早體驗,可能要透過VPN跳板「偽裝」成北美使用者提出申請,就有機會排入受邀名單中。現階段北美限定,各顯神通繞過限制
關於VPN的部份,網路上有很多教學,如果一下子看不懂VPN在設啥,有些網站也有提供簡便的「偽裝」服務,筆者自己是透過一個[url=http://www.blockunlocker.info/index.php?e=no_hotlink]BlockUnlocker.Info[/url]網站去避開地域限制。但就算能夠開始申請官方邀請函,筆者也等了大概3週左右的時間,才排到試用邀請,而Google Music Beta邀請函沒有轉送的機制,不像以前Gmail開放測試的時候,有轉送邀請函給其他人的設計。
[img=640,559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308/medium/d558e0403607baf001b89ffba7e8be9b.jpg?1309266851[/img]
▲一些免費的美國VPN可能就有同樣效果,筆者自己是利用[url=http://www.blockunlocker.info/index.php?e=no_hotlink]BlockUnlocker.Info[/url]
網站來迴避官方地區限制。下方的紅線框處輸入[url=http://music.google.com/]http://music.google.com[/url]再按Visit
就能「開始申請」 ,若能順利申請成功,接下來就慢慢等吧。不限大小的20,000首歌儲存空間
關於Google Music Beta,上個月的Google I/O大會上,已經聽到[url=http://www.techbang.com.tw/posts/5795-google-i-o-2011-android-31-music-beta-coming-out?page=2]不少消息[/url]了。這個音樂服務將會提供每個使用者20,000首歌的上傳限制,但是歌曲的檔案大小卻不受限制。實際上實驗上傳時,[b]確定Google Music Beta僅支援mp3、wma、aac(但不包括ALAC格式)、以及唯一的無損格式flac(上傳後會轉檔為320kbps mp3)[/b],也不支援wav檔。若想上傳到Google Music Beta的空間,事前還是需要轉個檔才能順利進行。
另外,網頁上不提供上傳介面,只能依賴Music Manager這隻程式上傳歌曲,這個管理程式目前只支援Windows跟Mac,沒有Linux版(Ubuntu哭哭)。幸運的是邀請函通過之後,登入Google Music Beta就沒有先前的地區限制,可以說只要有瀏覽器能上網,就可以享受Google Music Beta的音樂服務。
[img=640,407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4/medium/883b5ef2587d31e9b0781f60001ac153.jpg?1309263008[/img]
▲官方的支援格式一覽表,雖然有支援一種無損格式(flac),但是上傳後還是會轉成mp3
[img=616,501]http://cdn1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40/medium/3701119b0fff1181436b7de0e943b335.jpg?1309260902[/img]
▲申請通過之後會收到一封正式邀請函。筆者花了三個禮拜等這封信。
[img=640,601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41/medium/349131156eee112dfcc07dc1b17c51cd.jpg?1309260904[/img]
▲連到Google Music Beta網頁就可以開始使用,但是若要上傳檔案,要另外從官網下載Music Manager程式。
[img=516,488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42/medium/2c2894a68c3d2b9b7fcc66c0ca11cb7e.jpg?1309260904[/img]
▲Music Manager是個很簡單的常駐程式,一開始會先要你登入自己的
Google帳號。
[img=516,488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43/medium/f18256170da9282b5708c075f1fa4562.jpg?1309260906[/img]
▲第一次執行會先經過安裝精靈的指示,並提醒使用者,音樂只能用在
私人用途。
[img=516,488]http://cdn1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44/medium/50d7d44adb8a751f26a4bde8935930ec.jpg?1309260907[/img]
▲接著會問要從哪邊匯入音樂資料。選項有iTunes player、Window Media
Player的媒體庫、「My Music」資料夾、 以及自訂資料夾的選項。
[img=516,488]http://cdn1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56/medium/fa146d84f2ba568b64afd7f5a43badfd.jpg?1309262442[/img]
▲選好上傳目錄後會先問你要不要開始自動更新,筆者自己選了Yes。
[img=516,488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57/medium/8c7d4b5df7f5d679b16fc8003fa53a9d.jpg?1309262442[/img]
▲然後就會上傳音樂。如果你的音樂少於10首,會用粗體字明顯告知。
[img=516,488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58/medium/7c7a11885ae7d95b3668d2c1b7228180.jpg?1309262443[/img]
▲到這邊就完成設定了。坦白說並不複雜。
[img=640,416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59/medium/654af96e7ac3e149bd77942d2f23c885.jpg?1309262444[/img]
▲設定好資料夾後(範例中使用My Music資料夾)。只要有歌曲丟進資料夾,Music
Manager就會主動判斷歌曲是否重複,檔案格式是否可上傳。
[img=640,430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8/medium/45de8feda753b6ad1d5756c1e24ebe0f.jpg?1309264728[/img]
▲Mac上面沒有Windows Media Player,所以匯入的選項就少了一項。內容跟Windows版Music Manager沒有什麼差別。
[img=640,469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0/medium/00b3d52408da7da9d7d4988b29d13fe5.jpg?1309262446[/img]
▲筆者試著追加一個D槽內用來放原聲帶的資料夾,理論上這些資料夾會主動更新。
[img=640,470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1/medium/6739f22cad1a6af15a1e10d57f2446a3.jpg?1309263005[/img]
▲但可能是一次餵食上千首歌會消化困難,軟體馬上跳出了警語。
[img=627,544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2/medium/103f00fc5a791cb4e20c04504a360b93.jpg?1309263005[/img]
▲另一位編輯[url=http://www.techbang.com.tw/users/kuei]kuei[/url]大大也成功申請了Google Music Beta,用Mac一樣可以傳歌,這邊上傳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檔案有DRM數位著作權管理機制的關係。
[img=563,480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3/medium/c9c5c7b57dba39fcaf87f7343a8e612b.jpg?1309263006[/img]
▲筆者自己試著上傳了不在官方支援之列的wav檔,果然碰壁。碰到不支援的檔案要先乖乖轉檔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5/medium/e191a3a1021bab18228fff811e4693dd.jpg?1309263008[/img]
▲上傳之後就可以開始放歌來聽。實際去玩的時候發現,Music Manager算是單向同步。已上傳的檔案只能從網頁刪除,本地端檔案移除不會影響歌曲清單。
(後面還有:管理功能的簡介)管理功能簡單直覺的音樂服務
Google整個服務可以說都在網頁上完成,就算是Music Manager,唯一的作用只有自動上傳指定資料夾內的音樂。就筆者自己試用的感想,就算重複上傳,上面的檔案也不會重複出沒,而且如果資料夾裏面的音樂檔是flac,上傳後還會背景轉檔成mp3,所有的動作幾乎都讓人感覺不到存在,從線上聽音樂時,緩衝機制似乎做的頗有心得,切歌時間會頓個幾秒,但是幾乎都在兩三秒內完成切換,而且歌曲瞬斷的情形不明顯。筆者在PC上試聽的時候,在歌曲放三分之一左右馬上拔網路線,歌曲還能穩穩的放到完,之後在換歌的時候才無法連線。希望未來正式推廣的時候,服務表現還是能像現在一樣好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6/medium/18d965b20fb9cfdd9c7b68a912482f38.jpg?1309263009[/img]
▲從Artists連結點進去就是以歌手作為分類,用起來跟一般音樂軟體的邏輯差不多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7/medium/b8a7aec3f7fa1cf184fc5290e57629a4.jpg?1309264715[/img]
▲以Albums連結進去就是以專輯分類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8/medium/5e49ba89cf2390bd19b1b1154819edeb.jpg?1309264715[/img]
▲以Genres連結進去就是依歌曲類型分類。分類的依據應該是來自上傳的mp3中,
事先寫入的ID3 tag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69/medium/a91a76b1d901c0a89771ae1a4b43f370.jpg?1309264716[/img]
▲雖然沒有評分機制,卻有「Thumb(按讚)」的功能,這邊可以顯示自己按過讚的曲子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0/medium/351fef3ac5ea69b776e8d69c89f47489.jpg?1309264718[/img]
▲Recently added可以看到最近上傳的曲子。
[img=640,528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1/medium/2002bf5546a691d8472b93a50679e154.jpg?1309264720[/img]
▲INSTANT MIX功能則可以幫你自動建立25首歌的歌單,但使用前要先選一首喜歡的歌。
[img=640,652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310/medium/0f968510c7fa7b89af1daeea3e34608b.jpg?1309284882[/img]
▲接著點下INSTANT MIXES旁邊的加號,就會自動建立歌單,不知道是亂數從歌單裡
自己選好25首,還是有什麼特別的演算方式。
[img=597,590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2/medium/212d0af916b136ba34445a6ababac076.jpg?1309264721[/img]
▲若想自己幫專輯加上封面,則直接像這樣在專輯圖右下的小三角形點選,可以
看到圖中的選單,然後選擇「Edit album info」。
[img=441,454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3/medium/37c6aa2092df2feb73e30188016b6737.jpg?1309264723[/img]
▲右方的「Change」按下去,就會有專輯圖檔的上傳指示。
[img=640,437]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4/medium/01ab5ca557251b0509cbd95ca7190ff4.jpg?1309264724[/img]
▲像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專輯封面的上傳。
[img=640,534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5/medium/97eb168a5f6746ae8a89311c793b231d.jpg?1309264725[/img]
▲從「Setting」這頁可以看到,「Songs in my library」會顯示現在已經上傳了多少歌,
而下面「MANAGE MY DEVICE」的地方則會顯示這個帳號連接電腦的名稱。
(後面還有:網頁套件與手機端應用)加裝Chrome擴充套件更有趣
上傳的部份比較沒有這麼自由,但實際使用來說,只要有瀏覽器可以上網,Google Music就可以邊走邊聽。Android手機有專屬App,也可以透過內建的瀏覽器連上[url=http://music.google.com/]http://music.google.com[/url]。iPhone/iPad的部份也一樣。儘管手機看網頁沒有App好用,但畢竟這個服務還在半公開測試改良的階段,未來或許會改進這個缺點。
Chrome已經有一些套件對應Google Music,筆者自己只試用了「Better Music Beta for Google Music」這支擴充套件。安裝後會在Chrome瀏覽器上多出一個控制按鈕,預設設定會在每首歌切換的時候,將歌曲資訊顯示在右下角。很有實際把玩音樂管理軟體的Fu。
[url=http://cdn3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311/original/da18dee702fd99d40fd52c1d3fe69154.jpg?1309287115][img=640,471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311/medium/da18dee702fd99d40fd52c1d3fe69154.jpg?1309287115[/img][/url]
▲其實在chrom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打「Google Music Beta」已經可以找到許多
好用的套件,例如這支「Better Music Beta for Google Music」。
[img=640,480]http://cdn1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77/medium/854cb9a04573d9bd2edd2bb72cf2b3c7.jpg?1309264727[/img]
▲試玩了一下「Better Music Beta for Google Music」,最有趣的地方是他會在播放的時候
出現一個小型的控制介面。很有音樂軟體的味道。
[img=310,465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83/medium/34c187ac2581477d0bee62b0c911abc6.jpg?1309264820[/img][img=310,465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82/medium/624f86116c6b53f653d7e32411262fab.jpg?1309264820[/img]
▲現階段只有Android手機有專用app(北美地區限定下載),若是其他手機平台,像
iOS,就只能利用手機內建的瀏覽器。便利性有點打折扣。
[img=310,465]http://cdn0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80/medium/549ae15e361095294ac9e01e4536613b.jpg?1309264818[/img][img=310,465]http://cdn2.techbang.com.tw/system/images/53281/medium/ac1c5f875084d1644f9ffca221d1531b.jpg?1309264819[/img]
▲iOS的瀏覽器有自己的Widget可以控制網頁播放,也可說是一種變通的方式。讓你聽不膩的雲端音樂服務
軟體是人寫的,總會有些小問題等待解決,Google Music雖然還冠上Beta字樣,且限定北美地區用戶申請測試,而且現階段還是全英文介面,但是在服務品質上已經有了不錯的水準。原本預期上傳日文歌曲,會看到亂碼資訊,或許是先前MP3管理的時候已經把整套id3 tag都編過了,上傳後都能完整顯示,比較困惑的是第一次上傳成功後,也分別在其他台電腦裝了Music Manager,但是上傳的情形不一,有的電腦很離奇的就是不能傳。可能要期待接下來更新之後,才會看到比較多的改善。
20,000首mp3聽起來很棒,若統一把每首mp3當作5MB計算,20,000首就是100GB的空間,推測理論上每個帳號必須預留的網路空間應該不只這個數字。在音樂管理上,就算歌曲重複,也不致於形成盲目的上傳,設定也很單純,一次就上手。給人很有競爭力的感覺。對PC來說可能覺得沒什麼,但對手持裝置來說,能隨身帶著自己的雲端音樂庫聽歌,是一件相當棒的事。現階段試用Google Music還沒看到音樂銷售方面的服務,就單從整個管理介面的流暢感來看,Google Music未來會是相當有競爭力的雲端音樂服務之一。[/td][/tr]
[/table]
頁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