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評測】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Go 3 外形 手感 屏幕 鍵盤 效能開箱評測
今次 Microsoft 推出的多部全新 Surface 筆電中,除了之前為大家介紹及評測過,專為創作者用家而設的 Surface Laptop Studio 2 外,亦推出了專為文書工作為主用家而設的 Surface Laptop Go 3。外形以 3 大特別顏色作吸引點,究竟使用起來感受又如何?就讓 Edward 又為大家分享一下用後感吧。Surface Laptop Go 3 開箱直擊
同樣地,在為大家分享 Surface Laptop Go 3 的用後感前,先讓 Edward 為大家帶來它的開箱部分吧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xhjild.jpg[/img]
▲這就是 Microsoft 最新推出,相對較平價的文書筆電 Surface Laptop Go 3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k7myvx.jpg[/img]
▲一打開盒就見到 Surface Laptop Go 3 真身,而筆者測試的是琉璃綠色版本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hikzro.jpg[/img]
▲拿走筆電就見到最底層有兩個白色紙盒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xlofnu.jpg[/img]
▲較細上方的白色紙盒就內藏 Surface Laptop Go 3 的說明書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tmu21w.jpg[/img]
▲另一個較大下方的紙盒就內藏電源線及充電火牛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yea8gp.jpg[/img]
▲由於 Go 3 只屬文書機,所以充電火牛電壓輸出亦較低,只有 39W。
機身輕薄外攜方便手感佳
外形上,Surface Laptop Go 3(下文簡稱 Go 3)與上代 Surface Laptop Go 2 分別也不大,仍然是採用傳統手提電腦設計,作為處理文書工作為主確實十分適合。筆者收到測試的機款為琉璃綠色,是今次的新增機身顏色,而上代的砂岩金及冰河藍色仍被保留。至於這款琉璃綠色,外觀感覺是綠綠銀銀的感覺,加上機面的鎂鋁金屬機殼加入了噴砂設計,配上拋光工序的 Windows 標誌,外觀看起來十分具時尚感,而且機底採用塑膠物料,摸上手感覺軟軟的,手感十分不錯。此外,機身依然維持上代輕薄風設計,厚度只有 15.7mm,重量亦只是 1.13kg,與上代完全相同,所以外攜使用十分輕便,方便需要經常外出工作的商務用家入手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ty1yx2.jpg[/img]
▲筆者測試的版本是琉璃綠色版本,大家可以見到鎂鋁金屬機身配以綠綠銀銀的配色,外觀確實頗具時尚感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42v315.jpg[/img]
▲機底同樣是採用了綠色設計,加上採用了塑膠物料,摸上手軟軟的,手感不俗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ey22nc.jpg[/img]
▲而 Go 3 機身只有 1.13kg 重,厚度亦只有 15.7mm,十分輕薄,外攜使用亦十分方便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l1ya6t.jpg[/img]
▲熒幕頂部設有內置 webcam,不過只支援至 720p 級數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8oqnvj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qikay7.jpg[/img]
▲今次受測的 Go 3,內建的 Windows 11 版本也內建了 Copilot AI 功能,不過似乎仍未完全開通,未能暢順試用。
3:2 長闊比熒幕適合文書工作
至於顯示方面,同樣是繼續沿用上代的 12.4 吋 1536 x 1024 解像度 PixelSense 觸控顯示熒幕,亦仍然是採用 3:2 長闊比,亮度最高依然是維持在 320 尼特,基本上完全相同,所以在顯示質素上仍然維持上代水準,顯示文字清晰銳利,即使用來睇片顏色也偏自然向,不過鏡面熒幕就較為反光,長時間瀏覽雙眼可能會易感疲倦。值得一提的是今代 Go 3 依然採用 3:2 長闊比熒幕,這種熒幕比例對於需要經常處理文書檔案的用家來說十分適用,尤其是瀏覽文件或 Excel 表,這種熒幕可讓用家在同一頁面中多看幾行,相比其他採用 16:9 或 16:10 長闊比熒幕的文書機,更有助提升工作效率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ktkdpr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uoe9i4.jpg[/img]
▲Go 3 內建了 12.4 吋 PixelSense 熒幕,邊框依然採用十分幼的設計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33cg70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6xujm8.jpg[/img]
▲熒幕被較厚身的金屬機殼保護,防護性十足。另外,Go 3 採用的是傳統筆電設計,所以熒幕只能打開至上圖這個角度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2v8at1.jpg[/img]
▲熒幕採用 3:2 長闊比,解像度為 1536 x 1024,而且只支援至 60Hz 更新率,不過畢竟是文書機,所以有此配置屬正常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a5ap3k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ir79hg.jpg[/img]
▲熒幕支援觸控設計,不過它未能變身為平板模式,所以觸控功能也只是應急之用,實用性一般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yroohf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dilvtu.jpg[/img]
▲作為應付文書工作為主的筆電,採用 3:2 長闊比熒幕確實令大家可以一版瀏覽到更多橫行內容,而且顯示文字效果清晰銳利,表現不錯。至於影片播放方面,色彩就屬自然向,表現同樣不錯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ldbnw4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8ww10h.jpg[/img]
鍵盤回彈力足打字極舒服
至於鍵盤方面,依然採用多數 12.4 吋筆電都採用的全尺寸鍵盤,按鍵基本上是應有盡有,而且筆者發現按鍵不只按打面積足夠,亦具備一定鍵程,更重要是它的回彈力十分足夠,按下去有種「軟棉棉」的手感,對於需要長時間進行文書處理工作的用家來說,這種設計確實十分體貼。另外,它的觸控板依然擁有頗大的面積,多手指操控也沒有大問題。不過 Go 3 最大的問題,是它的端子同樣嚴重不足,基本上它只有一個 USB-A 及一個 USB-C 插槽,針對要接駁多種周邊產品使用的用家,可能就需要使用轉接器,這一點大家就要留意了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fnd2nf.jpg[/img]
▲Go 3 內建了一般 12.4 吋筆電採用的全尺寸鍵盤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wupycx.jpg[/img]
▲Go 3 的鍵盤設計十分好,不但按鍵按打面積足夠,鍵程亦足,最難得是有足夠的回彈力,筆者按下去有種「軟棉棉」的感覺,十分慳力,對於需要長時間進行文書處理的用家,確實是十分理想的設計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os8ua0.jpg[/img]
▲至於觸控板面積亦夠大,多手指操控亦沒有太大問題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itp298.jpg[/img]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osry7y.jpg[/img]
▲不過 Go 3 內建端子只有 USB-A 及 USB-C 插槽各一個,另一個位於機身右側的只是接駁火牛的 Surface Connect 連接埠,端子嚴重不足,外攜使用時要接駁周邊會比較麻煩。
效能中規中矩足夠文書處理
至於效能方面,可說是 Go 3 比較失色的地方,皆因它只是內建了上一代第 12 代的 Intel Core i5 – 1235U 處理器,屬於 Alder Lake 架構,而圖像處理晶片依然是用上 Intel Iris Xe。另外,它亦只內建了 8GB / 16GB LPDDR5 RAM,內存也與上代一樣,仍然只有 256GB SSD 一個選擇。雖說 RAM 多了 16GB 這個新選項,但效能也只是一般,從不同的效能測試軟件所得的結果可見一斑。縱然如此,但如果大家只是用來進行文書處理的話,其實這個效能水平也算勝任有餘;但如果想用來執相剪片,或者用來打機的話,就建議大家「另請高明」了。至於使用時間方面,雖然官方表示它可最長使用 15 小時,不過筆者試過以 Go 3 播放一段 13.5 分鐘的 1080p YouTube 影片,當中使用 Wi-Fi 連線並將音量及熒幕亮度調至最高,影片播放完畢後電量下跌了 5%,以此推斷 Go 3 的使用時間只有 4.5 小時左右,即使文書工作耗電可能會再低一點,但保守估計也只可以使用 8 至 9 小時左右,可見使用時間不算十分長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wp1qg6.jpg[/img]
▲Go 3 內建了上一代第 12 代的 Intel Core i5 – 1235U 處理器、Intel Iris Xe 圖像處理晶片、16GB RAM 及 256GB SSD,效能只屬一般。
[table]
[tr=var(][td]測試硬件[/td][td]測試軟件[/td][td]細項[/td][td]得分[/td][/tr]
[tr][td]CPU[/td][td]Geekbench 6[/td][td]單核運算[/td][td]1628[/td][/tr]
[tr=var(][td]多核運算[/td][td]4865[/td][/tr]
[tr][td]GPU[/td][td]3DMark[/td][td]Time Spy[/td][td]1199[/td][/tr]
[tr=var(][td]儲存空間[/td][td]CrystalDiskMark[/td][td]讀取[/td][td]3249.17MB/s[/td][/tr]
[tr][td]寫入[/td][td]1985.57MB/s[/td][/tr]
[tr=var(][td]整體系統效能[/td][td]PCMark 10[/td][td]4027[/td][/tr]
[tr][td]Geekbench 6[/td][td]OpenCL[/td][td]11748[/td][/tr]
[tr=var(][td]Vulkan[/td][td]15052[/td][/tr]
[/table]
▲筆者使用過以上數個效能測試軟件,測試 Go 3 各方面的表現,結果見到 Go 3 確實只屬文書機級數,閒暇時用來睇片上網還算可以,但工作上用來執相剪片,或者閒暇時用來打機就不太夠力了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ay93r4.jpg[/img]
▲至於電量方面,雖然官方聲稱最長可使用 15 小時,但筆者實試最長保守估計也只有 8 至 9 小時左右,如果大家想外攜使用一整天或以上,還是建議同時攜帶充電器會穩陣一點。
總結:使用時間不夠長成致命傷
總括來說,今次 Microsoft 推出的全新 Surface Laptop Go 3 手提電腦,在設計上基本上與上代有 9 成相同,驚喜度確實欠奉,不過勝在各方面表現都中規中矩,而且一如既往仍然十分輕薄,仍然十分適合需要經常外攜使用的商務用家使用。不過最大問題其實還是使用時間有點短,最多保守估計也只可使用 8 至 9 小時,機身就算再輕薄,外出長時間使用還是需要同時攜帶充電器,始終有點麻煩。另外它的端子數量亦十分不足,外攜使用為穩陣起見更要同時攜帶轉接器 / 線,實在不算理想。當然,它的定價也比同級的文書筆電貴少許,而且更不是採用最新硬件,所以吸引度只屬一般。還望下代 Microsoft 可以有效增加使用時間,以及多加一兩個端子,令它變得更加實用吧。
[img]https://files.catbox.moe/c2phn3.jpg[/img]
The post [url=https://unwire.hk/2023/10/30/microsoft-surface-laptop-go-3-review/notebook/]【評測】Microsoft Surface Laptop Go 3 外形 手感 屏幕 鍵盤 效能開箱評測[/url] appeared first on [url=https://unwire.hk/]香港 unwire.hk 玩生活.樂科技[/url].
頁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