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   
- UID
- 2
- 帖子
- 42699
- 主題
- 42285
- 精華
- 25
- 積分
- 127750
- 人氣
- 163273
- 點數
- 14448202
- 威望
- 39
- 存點
- 617397903
- 閱讀權限
- 255
- 性別
- 男
- 來自
- 神の國度
- 在線時間
- 12245 小時
- 註冊時間
- 31-5-2003
- 最後登錄
- 24-3-2025
         
|
最近幾年香港整個社會時間、空間和人的互動在激化,像個大泡沫似的。是時代進步了,還是人心是「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」?
以前殖民地時代,我們會稱呼外國人為「鬼佬」, 印度人是「阿差」。今日我們更愛用各種生物諧音謔稱來標籤他人,這些年來,我們還是老樣子。我們的腦袋總是愛躲懶,好像電腦只要呆下來,便進入休眠狀態(Sleeping mode),思想庫愛把各種新資料歸納(Induction)和典型化(Stereotype)。
歸納是思考方法其中一種,百川匯海,眾多條件資料在聚合後分析,找出其中共同條件而後得到結論。當採用此種方法思考,應該衡量符合和違反的證據,要科學化及邏輯性考量,才有合理的歸納結論。但實質上人腦容易以偏概全,在衡量時以感性行事,「睇心情」而忽略當中不符合的證據,輕率作下結論,然後牢記心中。此外,新資料在引入時會與舊資料對比,我們會看重舊想法,容易否定新思維,因為舊想法經歷時間洗禮,似乎能應付以往的挑戰,但新思維的未知代表危險和不安定,所以所謂新思想也只是舊思想的微調或半新版。
至於典型化也是我們思想整合的小技巧,例子如電視台新聞主播,我們會想起男士穿上筆挺西裝,道貌岸然;又如電視劇中正邪角色大多時都是我們凡夫俗子一眼可以識破,就是電視台特意選取某些典型形象來刻劃。典型化的好處是思考時可以短時間處理及引伸出對策和意見,在欣賞戲劇時可以快點投入,但現實中卻有欠理性分析,容易被人誤導,引致兩極化結果。
科學訓練講究理性分析,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,即使有了結論,只要在日後出現反例(Counterexample),便要再假設及求證,這樣的結論才能站穩腳步。 |
|